事关人工智能!国务院发文了
2025-08-27 14:47:59

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是一项旨在推动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各行业各领域广泛深度融合的重要政策。它意味着中国正在全面系统地部署人工智能赋能经济社会,以期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新动能。其核心内容可概括为以下方面:



一、科学技术领域

人工智能将加速科学发现进程,推动科学大模型建设与基础科研平台智能化升级;驱动技术研发模式创新,促进人工智能与生物制造、量子科技、6G等前沿领域协同发展;同时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创新。


二、产业发展领域

通过培育智能原生新模式新业态,推动工业全要素智能化,加快农业数智化转型,发展智能农机、农业无人机等装备,并创新服务业模式,在金融、法律、物流等领域推广智能终端与智能体应用,全面提升产业智能化水平。


三、消费提质领域

拓展服务消费新场景,提升文娱、电商、养老等生活服务品质,发展体验消费与个性化消费;培育产品消费新业态,推动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家居、智能穿戴等终端普及,构建全场景智能交互环境。


四、民生福祉领域

创造智能工作方式,在劳动力紧缺或高危岗位推广智能代理;构建智能化学习模式,鼓励全民学习人工智能知识;提升生活品质,推动人工智能在健康管理、医保服务、文化创作等场景的应用,增强公共服务与文化供给能力。


五、治理能力领域

推动市政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提升城市运行效率;加强人工智能在安全生产、防灾减灾、社会治安等领域的应用,构建多元共治格局;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与国土空间智慧规划。


六、全球合作领域

推动人工智能技术普惠共享,深化高水平开放与国际合作;积极参与人工智能全球治理体系建设,促进技术开源可及,使人工智能成为造福人类的国际公共产品。


该政策明确了阶段性目标:到2027年,人工智能在重点领域应用普及率超70%;到2030年,赋能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普及率超90%;到2035年,全面进入智能经济与社会发展新阶段。为实现这些目标,国家将强化算力、数据、人才、安全等基础支撑体系,系统推进人工智能融合应用落地。



构建支撑体系


为确保行动有效实施,《意见》还强调了要强化8项基础支撑能力:


1.提升模型基础能力;


2.加强数据供给创新;


3.强化智能算力统筹;


4.优化应用发展环境;


5.促进开源生态繁荣;


6.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7.强化政策法规保障;


8.提升安全能力水平。


这意味着国家将在算力、数据、算法、开源、人才、法规、安全等基础层面进行系统性的投入和建设,为“人工智能+”的落地应用扫清障碍。


《意见》出台的背景与考量


政策的出台源于对当前人工智能发展阶段的深刻认识:

技术演进与价值创造:人工智能技术正从试验探索迈向价值创造阶段,但仍存在认识不一致、供需对接不畅、应用落地存在“最后一公里”等突出问题。


发挥优势,应对挑战:我国拥有数据资源丰富、产业体系完备、应用场景广阔的优势,但也亟需加强战略引导和统筹指导,以应用发展的确定性应对技术发展的不确定性。


深远的意义与影响


这份《意见》的出台,其意义远超出一份普通的产业政策: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通过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智能经济),助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促进社会福祉普惠共享:旨在让全体人民共享人工智能发展成果,在医疗、教育、养老、文化等领域提升服务品质和可及性,增强社会福祉。


提升国家治理效能:人工智能赋能治理能力现代化,能提升城市管理、公共安全、生态保护等方面的精细化、智能化水平。


增强国际竞争与合作话语权:通过积极参与全球人工智能治理体系构建,推动技术普惠共享,有助于中国在全球科技竞争与合作中抢占先机,贡献中国智慧。


总而言之,这份《意见》意味着中国正在将人工智能从一项前沿技术,提升为重塑国家竞争力、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顶层战略。它描绘了一幅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发展的蓝图,旨在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机遇。


这不仅关乎产业发展,更关乎每个人的工作、学习、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国家在未来全球格局中的位置。当然,伴随机遇而来的也有挑战,如就业结构变化、数据安全、伦理规范等,《意见》也对此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和要求。

核心产品
    联系方式
      Public QR Code
      官方公众号
      Affairs QR Code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