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师资不均、教师过劳,数字人成了学校的“最优解”
2025-10-11 15:47:17

2025年,世界数字教育大会的召开与《中国智慧教育白皮书》的发布,宣告了中国“智慧教育元年”的正式开启。“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2.0”的启动,标志着教育的数字化转型从探索与试点阶段,进入了全面深化与系统推进的新时期。在这一宏观背景下,人工智能、大数据、算力和交互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重塑着“教”与“学”的每一个环节。在这个过程中,一个被称为“数字人”的新物种,开始从概念走向前台,悄然进入越来越多的学校、教研机构,成为推动这场深刻变革的关键力量之一。



那么,什么是教育领域的“数字人”?它并非科幻电影中的虚构角色,而是基于人工智能、语音合成、动作捕捉和视觉建模等一系列前沿技术创造的拟人化虚拟角色。在教育场景中,他们可以扮演老师的角色,传道授业;可以模拟学生的身份,参与互动;也可以担当专家顾问,答疑解惑。他们拥有高度逼真的外形、自然的语气语调,能够进行流畅的对话,有效地传递知识,甚至参与到复杂的课堂互动与校园管理工作中。简而言之,他们是教育数字化2.0时代应运而生的“超级助教”。


当我们追问“为什么学校都在用‘数字人’”时,答案并非简单地追求技术的新奇与酷炫,而是源于教育系统内部日益增长的现实需求与外部技术环境成熟共同作用的结果。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但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学校正面临着诸多具体而微的挑战。


首先,是特定领域师资结构性短缺与授课质量不均衡的问题。 在一些非主干课程,如心理健康、生命安全教育、传统文化、人工智能启蒙等领域,专业的专职教师队伍仍然紧缺。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之间,这些课程的授课质量可能存在较大差异。数字人的引入,可以将顶尖专家打磨的教学内容,以标准化、高质量的形式,无差别地输送到每一间教室,确保所有学生都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一个精心设计的“数字人心理辅导员”,可以不知疲倦地为学生提供标准化、规范化的心理疏导;一个“数字人国学老师”,能够用统一的、生动的形式,向全国的孩子讲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故事。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师资短板,促进了教育公平。


其次,是教师负担过重的问题。 现代教育对教师的要求早已超越了传统的课堂教学。家校沟通、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与宣传等“隐性工作”占据了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些工作虽然至关重要,但也让一线教师不堪重负。数字人可以成为有效的分担者。一个“数字人班主任助理”可以自动完成大部分常规性的家校通知发送,回答家长关于课程安排、作业内容的常见问题;一个“数字人校园主播”可以自动生成并播报校园新闻、活动预告,大大减轻了教师在这些事务性工作中的负担,让他们能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对学生的个性化关怀和教学研究中去。


第三,是教育评价体系改革的迫切需求。 当前,教育评价正在从单一的分数评价,转向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素养评价。然而,如何对“劳动素养”、“品德发展”、“心理健康”等难以量化的维度进行科学、持续的过程性观察与记录,对学校和教师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数字人可以作为智能化评价系统的感知终端与记录节点。在体育课上,数字人可以通过视觉识别技术,观察并记录学生的运动姿态、参与度和进步情况;在小组讨论中,数字人可以辅助分析学生的发言逻辑、合作精神与创新思维。这些过程性数据被系统化地收集与分析,共同构成一幅更加立体、全面的学生数字画像,为综合素质评价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也使个性化的成长干预成为可能。




正是在这样的现实需求驱动下,数字人凭借其“既节省人力,又提升体验”的双重优势,成为了教育数字化转型中的一个理想选择。它不再仅仅是宣传视频里吸引眼球的技术演示,而是被正式纳入国家教育现代化和数字中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应用场景正不断拓宽和深化。


具体来看,数字人在学校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


一、在智能教学生态建设方面,数字人正在重构课堂体验。 在课堂上,“数字人教师”可以承担部分重复性的讲解任务,例如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讲解标准化的知识点、进行多语种的口语训练。他们永远不会感到枯燥,始终保持稳定的教学状态。同时,“数字人学生”可以参与到课堂互动中,模拟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回答,激发真实学生的思考与辩论,帮助构建一个高度沉浸、互动性强的智慧课堂环境。对于一些实验成本高或危险性大的科学课程,数字人甚至可以扮演操作员,在虚拟仿真环境中进行演示,极大拓展了教学内容的边界。


二、在智能评价系统完善方面,数字人扮演着“观察者”与“分析师”的角色。 如前所述,数字人可以无缝嵌入到学生的日常学习与活动中,进行无感化的过程性数据采集。无论是课堂上的专注度,还是实践活动中的动手能力,或是与同学交往中的社交表现,数字人辅助的系统都能进行多模态的分析与记录。这为实现“五育并举”的评价改革提供了技术路径,使得教育评价更加科学、客观、全面。


三、在教育治理现代化方面,数字人是高效的“行政助理”与“文化大使”。 在学校管理层面,数字人可以协助处理排课、考勤、资源调度等繁琐的教务工作,提升管理效率。在对外沟通与文化建设上,数字人可以成为24小时在线的校园形象代言人,负责招生咨询、校园导览、文化宣传等工作,以统一、专业、亲切的形象,提升学校的整体品牌形象与沟通效能。


从课上到课下,从教学到管理,从知识学习到人格成长,数字人正如同一个“加速器”,全方位地渗透到教育的肌理之中,推动着教育形态的演进。


当然,任何新技术的引入都伴随着思考与挑战。数字人的大规模应用,也引发了关于教育温度、数据安全、技术依赖以及教师角色重塑的深度讨论。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数字人终究是人类的创造物,是服务于教育的工具。它的价值在于赋能教师,而非取代教师。教师的爱心、 empathy(共情)、创造力以及对教育情境的即时判断与应变,是任何技术都无法替代的核心价值。未来的教育,将是“人机协同”的新范式,数字人负责处理标准化、重复性的工作,而教师则将更多地专注于启发思维、塑造品格、关怀个体成长等更具创造性和人文性的工作。


总而言之,学校拥抱数字人,是顺应时代潮流、解决现实问题的理性选择。它代表了教育系统在面对内部压力与外部机遇时,所表现出的一种积极、开放的进化姿态。在“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2.0”的指引下,数字人作为智慧教育新生态的关键组成部分,正与广大教育工作者一道,共同探索着面向未来的教育形态,为每一个孩子的全面发展,铺设一条更加宽广、更加个性化的成长道路。

核心产品
    联系方式
      Public QR Code
      官方公众号
      Affairs QR Code
      商务合作